出生于苏北农村的刘强东,在大城市待久了,突然发现那片他曾非常熟悉的乡土,正变得陌生起来。他似乎已失去了和家乡人的共情能力。
刘强东对农村的记忆还停留在18岁以前——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每天靠吃红薯充饥。他努力学习是为了尽快逃离家乡,摆脱贫困的诅咒。
如今,刘强东与家乡唯一的联系是,回村给父老乡亲发一圈钱,然后在感谢声中登上商务车,匆匆向城里驶去。
(相关资料图)
或许,刘强东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农村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
京东同样不了解下沉市场,不愿为村里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商品,只愿简单地把城里卖得好的商品搬到村里去,并用高高在上的口吻教育村里人要学会跟上城里的潮流。
拼多多从不教育消费者,不会打着“消费升级”的幌子,悄悄给商品涨价。
2018年,有位美国主持人问刘强东如何看待拼多多的挑战?刘强东自信回应:“你只要购物三次,就该知道相信谁。”
此刻的刘强东并未把拼多多视为竞争对手,他不认为一个靠着低价、拉人头、贩卖伪劣商品的平台,能打破天猫、京东垄断的双寡头格局。
当初对我爱搭不理,现在你高攀不起。
今天的拼多多在农村消费者的支持下,对京东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拼多多不但拿下了农村市场,还对京东占据的城市市场发起了攻势。
2022年,京东的GMV为3.47万亿,拼多多为3.3万亿。拼多多的年增长率是京东的6倍。如不出意外,今年拼多多将完成对京东的赶超,成为中国电商的第二极。
更令刘强东揪心的是,在GMV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拼多多的净利润是京东的3倍。
拼多多用刘强东的“老乡们”打败了京东。
今年的618是刘强东归来后,第一场由他亲自指挥的硬仗。从京东发布的战报里,我们可以推测出成绩应该不太理想。
战报里没有像以往一样透露具体的销售额,取而代之的是“增速超预期”“再创新纪录”等模糊性描述。
据电商行业的内部人士分析:这些用词透露出京东618的销售额可能增长非常低,甚至出现了倒退。
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刘强东已有预见。他回归经营一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风”。
刘强东一连召开了好几天的高管会议,严厉批评了公司内部出现的“浮夸风”。
例如,高管脱离实际,沉迷于“数字化管理”,只看下级交上来的报表。报表上的数字非常漂亮,新增用户1.1亿,形势一片大好。
真实情况是,这1.1亿新用户,大部分是职业羊毛党,哪里有便宜占,去哪里买,对京东业务实际的增长毫无帮助。
中层管理者忙于内部沟通,协调一件工作,要等六七个部门的回复,精力全内耗在了与经营无关的事情上。有个老员工吐槽自己为了找人批报告,一天在公司内走了20000多步。
最可恨的是一部分只说不干的饭桶。这类人擅长做PPT,能把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包装得非常高大上。
然后在会议上,巧舌如簧,说服上级给钱。最后项目一落地,全部走样。他们再做一份漂亮的结业报告,糊弄上级。
而拼多多在干什么呢?
拼多多在撒钱给用户,“砍一刀”“百亿补贴”等活动深入人心。尤其是“百亿补贴”活动,成功扭转了品牌形象,攻入了京东腹地。拼多多的iPhone始终比京东便宜一两百元。
目前,县镇市场已被拼多多控制,一二线市场的消费者也开始尝试小金额的商品在拼多多上购买,京东的核心市场已暴露在拼多多的刀锋之下。
这些情况,刘强东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在公司内发起一场“整风运动”,随后便传出徐雷退休的消息,把所有人的思想统一起来,重拾低价战术,要和拼多多正面交锋。
尽管今年618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刘强东守住了底线,将京东从错误的路线上拉了回来。
20年前,刘强东离开老家去北京读书时,全村人凑了500元钱和76个鸡蛋,把他送进了大学。
刘强东对老家人非常之好,会给村里的老人包红包,百倍偿还他们当年的恩情。
但京东是一家服务于城市消费者的公司,员工的身体里天生缺乏乡村的基因。
农村消费者需要什么?
不是京东物流的准点率,不是京东商城的大品牌。他们首要的需求是便宜。为了便宜,哪怕牺牲一点质量也无所谓。
农村消费者要解决的是0到1的需求,京东却擅长做2到3的服务,这就和农村市场脱节了。
今天的京东,体量已足够大,想要再进一步,无非下沉做深市场或出海做宽市场两条出路。
可惜的是,京东的模式难以出海。京东的优势是自营,自营意味着沉重的成本开支,仓储、物流、配送、采购都由公司出钱。
这种模式能在国内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遑论去海外再复制一个京东。何况每个国家的市场准入、管理规则都不一样。
下沉是京东唯一可选的出路。这意味着京东要与拼多多硬刚正面,拼多多有多便宜,京东就要有多便宜,而且服务还要比拼多多好,才能拉回农村消费者的心。
这就是刘强东对内“整风”,对外强推“百亿补贴”的原因。
正如前几天马云所言:时代变了,原来我们成功的方法论都不管用了。这句话放到京东身上也合适。
京东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把拼多多干掉,坐二望一;要么被拼多多干掉,沦为老三。
问题是:老乡们是否能再给刘强东一次机会?
作者:江左佑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