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在生活中经常被用到,可以泡茶也可以做甜点,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一般蜂蜜中的含糖量高达70%-80%,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又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一些有机酸、酵素和芳香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关于蜂蜜的“养生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平时在食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01
(资料图片)
关于蜂蜜的四个传言
1
便秘时喝杯蜂蜜水,能润肠排便?
这对部分人是有效的。蜂蜜的通便效果并不是因为蜂蜜本身有通便的成分。
原因在于,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喝了蜂蜜水后,摄入水分变多,从而缓解了便秘;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果糖吸收不完全”,水分进入肠腔,大便的体积增加,就容易缓解便秘。
不过,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心、胃、大肠经,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的好处,因而对于肠燥便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
蜂蜜能美容养颜?
有研究显示,蜂蜜中有抗氧化的酚类物质,能对抗自由基,从而辅助延缓衰老。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为了达到美容的作用,大量吃蜂蜜,反而会造成肥胖。
3
蜂蜜水能解酒?
有观点认为酒精代谢过程需耗能,补充含葡萄糖的蜂蜜或糖水,可以提供酒精代谢所需的能量,从而促进代谢,加速醒酒。
实际上,酒精代谢速度主要还是受限于乙醛脱氢酶,葡萄糖很难起到加速作用。
不过,对于饮酒后出现了低血糖状态时,喝蜂蜜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4
蜂蜜结晶是坏了?
天热了以后,不少人都会选择把蜂蜜放进冰箱冷藏。结果过段时间拿出来一看,发现蜂蜜结晶了,就以为蜂蜜坏了、不能吃了。
其实,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蜂蜜内部会发生物理反应,导致葡萄糖等糖分开始出现结晶的情况,最开始只是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延长,结晶的面积也会逐渐变大。也就是说,蜂蜜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是正常现象。
不仅如此,如果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比较高,同样容易结晶;蜂蜜里如果含有花粉、葡萄糖结晶颗粒之类的“结晶核”,也会促使蜂蜜出现结晶。
一般来说,蜂蜜结晶只是对口感和取用有些影响,并不影响食品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不过,如果发现蜂蜜出现了白色泡沫以及异味,那就说明变质了,不建议吃了。
02
有关蜂蜜的注意事项
1
蜂蜜不能用沸水冲泡
一般建议用60℃以下的水温。
研究表明,在蜂蜜营养成分中,酶类尤其是淀粉酶,对热极不稳定,这种淀粉酶经沸水冲后会发生变性,产生大量的羟基甲糖醛,从而破坏蜂蜜中的蛋白质、维生素、苹果酸等营养物质。
2
控制用量
成人每日食用量应控制在25克左右,儿童则在10克左右。若喝太多,蜂蜜中的糖分不能被及时分解,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造成肥胖。
03
三类人群,远离它
1
1岁以内的婴儿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及其芽孢。
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肠道拥有强大的免疫和防御系统,食用后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对于肠道环境还很脆弱、抵抗力较差的婴儿来说,肉毒杆菌进入体内后会在肠道中快速繁殖,并分泌肉毒素,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小贴士:不只是蜂蜜,含有蜂蜜的饼干、蛋糕等产品,也不建议喂给婴儿吃。
2
糖尿病人
蜂蜜的含糖量高达80%,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吸收得比较快,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所以,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蜂蜜,否则可能加剧血糖波动;即便是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病人,也应尽量少吃。
小贴士:蜂蜜的升糖指数和热量和白糖相比都要低一些,在一些需要放白糖的场合,倒是可以适当用蜂蜜来替代。
3
正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
正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同样不宜食用蜂蜜。
一方面,蜂蜜中大量的果糖会在肝脏代谢并产生大量尿酸;另一方面,果糖摄入过多会导致人体对胰岛素出现抵抗,间接导致尿酸排泄量减少。
尿酸产量增加了,排泄量却减少了,体内堆积的尿酸越来越多,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资料:cctv回家吃饭
编辑:叶嘉诚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