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就是孩子对于父母或者周围的权威人士的意见、规定或者指令产生抵触情绪。
在儿童成长中,逆反心理往往表现为孩子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不遵守家规,或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导致父母难以管教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面临孩子逆反的情况。
(相关资料图)
不论是因为父母的言行不当还是来自外界的诸多影响,逆反心理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扰。那么,如何更好地教育逆反的孩子呢?
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教育逆反的孩子。
儿童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有着多种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孩子逆反的一些常见原因:
1. 亲子关系不协调
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儿童往往感到不被理解或是受到冷落。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会表现出反感的态度。
2. 身体与心理成熟度的出入
当孩子对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他们往往会开始探索自己的思想,行动和态度。
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如果身体和心理成熟度的不对称产生了冲突,孩子就有可能产生抵触的情绪。
3. 手段与目的不当
父母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强调目的性,而忽略使用适当的手段。这样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思想分歧越来越大,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儿童常见的逆反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对父母的语言、行为、规定等做出抵触和反感的情绪。
2. 不顾及父母的想法与要求,非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经常违背家庭规定。
3. 对于教育者的批评和惩罚不以为然,经常表现出轻视和不屑。
4. 时常制造摩擦、争吵等行为,以此获得自我感知和价值的提升。
儿童逆反心理的解决办法
了解儿童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表现之后, 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学龄前儿童①多给孩子做“选择题”。
在限定条件里,可以给孩子提供2-3个选择。比如孩子不愿意洗澡,可以这样问孩子:你想一个人洗澡还是和这个玩具小鸭子一起洗?
这样孩子会做出一个选择,也就避免了“父母让孩子洗澡,孩子逆反不洗澡的问题”。
②减少命令次数。
不要总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做”,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尝试得越多,进步会越快。
③爱与原则并存
爱孩子但并不能毫无原则地妥协,否则即是纵容。
很多时候,孩子反抗,其实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要坚持的原则,而不是孩子一闹就妥协。尊重孩子的前提,是坚持原则。
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看法,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相应的思考是比较重要的。
同时,还应该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逐渐建立自我意识,提高控制自己的能力。
初中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更容易叛逆,父母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孩子。
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对于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快速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育逆反的孩子时,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几点:
1. 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决心,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在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2. 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和感情。让孩子了解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逐渐认同家长提出的要求和标准。
3. 在孩子展现自我中心的行为和言语时,鼓励他们想象自己处在别人的立场,推理和反思如何更好的和他人相处,并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家庭活动,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到家庭中来。
结语
逆反心理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偏见而 被认定为“不好管教”的孩子, 但从本质上来讲,逆反可以看做成长的一个过程,在探索自我和外界时发生的自然反应。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在逆反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实现健康成长和人生的成功。
标签: